全球最大“人造太阳”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
全球最大“人造太阳”建造获得新进展。人造太阳 11月22日,全球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,最大制造全球最大“人造太阳”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(ITER)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,核心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,部件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。完成 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“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”关键技术,首件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。人造太阳 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是全球ITER的核心部件,被喻为ITER的最大制造“防火墙”,它直接面对芯部一亿度高温等离子体,核心涉及聚变堆建设的部件关键技术。 核聚变被认为是完成人类的终极能源。人类当前对聚变反应的首件控制,主要是人造太阳依靠一种环形容器,通过约束电磁波驱动,创造氘、氚实现聚变的环境和超高温,实现受控核聚变,这种装置被称为托卡马克(Tokamak)。 因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,可控核聚变装置被称为“人造太阳”。 ITER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核聚变项目,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,联合中国、欧盟、印度、日本、韩国、俄罗斯、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造。 中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。2008年,中国全面开展ITER计划工作,承担了其中约10%的研发制造任务。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接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研制。在成功批量制备增强热负荷手指部件后,该公司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,最终完成部件的焊接装配。 中核集团称,中国团队领先国际完成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的首件制造,再次为ITER关键部件的研发取得实质性工程突破。 中国也在研制自己的新一代“人造太阳”。 10月20日,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,中国新一代“人造太阳”(HL-2M)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(1兆安),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,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中银协报告建议:构建“保理+贷款”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
- 广西银保监局局长任庆华:引导金融机构探索物流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新模式
- 摩托罗拉X30 Pro官图公布 双曲面中孔屏+矩阵三摄模组
- 服务器内存芯片需求强劲,三星电子二季度营业利润增12%
- 2022上半年净利润翻倍,长安汽车预警:下半年仍面临三大风险
- 上海土拍热度不减,第二轮地块全部出让,总收金780亿
- 黑龙江银保监局局长王柱:近十年黑龙江银行业资产、负债总额实现翻番,保险深度位列全国第一
- 喜报!越秀服务荣获“2022中国物业服务品牌影响力企业NO.7”
- 实控人被监视居住,股价一字跌停,恩捷股份董秘办独家回应
- 北京国际电影节8月13日开幕,李雪健担任评委会主席
- 首届中国飞盘联赛8月6日开战,第一名奖金25000元
- 半月谈:“双减”一周年,来看看这份成绩单
-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
- 一瓶酒卖5万8,青海春天又讲新故事:从太上老君托梦到聘请伟哥之父
- 受佩洛西邀请一同“访台” 美两名议员称无法同行
- 新东方在线收涨超16%,新东方涨近10%
- “T+7”延迟赎回属罕见 富荣中短债继续大跌12%
- 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发布,交通银行多项投诉量排名居国有大行之首
- 波兰与韩国签订军购协议 韩方:最大的武器出口订单
- “阳光工厂”背后的荣盛品质坚守
- 搜索
-